7


讓我們一起拆解 European Commission 推動的「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(Twin Transition)」,用比較前瞻的思路來看它的 主要內容、挑戰/風險與你在台灣或企業應用時可關注的機會。
什麼是「綠色+數位雙軸轉型」


簡單來說:歐盟視「綠色轉型」與「數位轉型」不是兩條平行線,而是「雙軸」(green ↔ digital)要同時推動、相互強化。
- 「綠色轉型(Green transition)」:透過減碳、能源轉型、資源循環、延長生命週期、替代燃料、減少污染等措施,目標是到 2050 年大致達成「碳中和」。(EURAXESS)
- 「數位轉型(Digital transition)」:透過 AI、大數據、物聯網 (IoT)、雲計算、數位平台、連網基礎設施等技術,使經濟/社會體系更智慧、更彈性、更具競爭力。(歐盟科學中心)
- 合起來:「沒有數位就難完成綠色目標」、「數位本身也須是綠色的」——雙轉型是互補、而非彼此替代。歐盟政策經常使用 “twin transition” 這個詞。(Bot Populi)
歐盟在這方面的 主要政策/架構內容
以下是幾個重點,你作為公司顧問(人工智慧應用/系統整合)也可以從這些角度思考如何規劃對應策略。
1. 歐洲綠色協定 (European Green Deal)
- 歐盟提出讓歐洲成為「第一個氣候中立大陸」(carbon-neutral continent)之目標。(EURAXESS)
- 內容涵蓋:再生能源推廣、建築節能改造、交通電動化/氫能、循環經濟、保護生物多樣性、資源效率、污染減排等。
- 綠色轉型是整個經濟體系的改變,不只環保,也涉及產業結構、創新、就業、城鄉差距。
2. 數位策略 (Digital Europe Programme 及相關法規)
- 歐盟強化數位能力:例如 AI 法案 (AI Act)、數據法案 (Data Act)、數位市場法 (Digital Markets Act) 等。(Bot Populi)
- 重點包括:數據流通與治理、安全、互操作性、數位基礎設施(5G/6G、雲、邊緣運算)、以及數位技能提升。
- 其與綠色轉型的關係在於:數位工具/平台可加速能源效率、資源優化、監控/模擬環境、實現低碳智慧城市/工廠等。(歐盟科學中心)
3. 雙轉型整合(Twin Transition)
- 歐盟官方曾指出:「可持續的數位科技可協助實現碳中和歐洲」這種觀念。(歐盟科學中心)
- 不只是並行,而是「綠色與數位要共振」––例如智慧電網(digital)支持可再生能源(green)、物聯網+大數據優化資源使用、虛擬化技術減少物理資源浪費。
- 而從產業角度,企業需要同時在「數位化」與「環保/低碳」兩個維度做投資。(Intereconomics)
4. 資金/法規/標準支撐
- 歐盟透過基金、補助、法規、標準來引導轉型,例如 Next Generation EU 後疫情復甦方案中,就把「綠色目標」「數位化目標」列為核心。(維基百科)
- 制定例如 EU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Activities(可持續活動分類)來界定哪些產業/活動為「綠色」。(維基百科)
- 數位基礎設施與互操作性也被強化,例如 Interoperable Europe Act,以確保公共服務、數據等的流通與共享。(維基百科)
作為系統整合公司(例如您在台灣、AI+IoT領域)可關注的 應用機會
既然您是 AI 應用開發及顧問,且您的公司(鈳恩智聯/Co-Intelligence Networking)聚焦 AI + IoT,那麼以下是我建議您可對應歐盟這波轉型思潮所思考的機會點(雖然歐盟針對台灣的政策不同,但思維可借鑑):
- 智慧工廠/智慧製造:利用 IoT + AI 做能源管理、設備效率優化、碳排查、資源回收。這正是「數位」服務支撐「綠色」目標的典型範例。
- 資源循環與智能監控系統:輔助企業/製造業在減碳、再製、循環利用上的做法,搭配數位平台監控。
- 零信任安全 + 數位基礎設施:因為數位化加速,資安 / 數據治理成為關鍵。您的背景(零信任 + AD 管理 +備份政策)正好切入。
- 智慧建築與辦公環境:將綠色建築(節能/節水/可再生)與數位化管理(智慧感測、能源監控、空氣品質監控)整合。
- 資料與標準:在未來,企業可能需要符合更多的 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要求、數據可追蹤、數位雙軌轉型的證明。提供這樣的診斷與整合服務,有市場空間。
同時須警惕的 挑戰與風險(免掉驚)
- 雙軸並行但並非自動成功:研究指出,即便數位轉型很強,若缺乏綠色目標,可能會造成能源/資源反效果。(SpringerLink)
- 投資分化問題:很多企業「只綠不數位」或「只數位不綠」,真正兩者同時前進的反而少。(Intereconomics)
- 法規與標準的複雜性:歐盟的法令、補助機制、標準多、且變化快。若企業/系統整合商未跟上,可能被邊緣化。
- 資源與技能缺乏:數位技術需要有對應的技能、人力、數位基礎設施;綠色轉型則需投入資金、技術、長期視野。(Intereconomics)
- 國際供應鏈與原料依賴:特別是關鍵原材(如電池、晶片、稀土)及其環境衝擊,存在綠色與數位交織的矛盾。(Bot Populi)
為您公司建議的一些「前瞻性思考」
- 考慮在您的 AI + IoT 系統中,綠色指標(例如碳排、能源使用、水耗、循環率) 與 數位指標(數據收集率、AI 模型利用率、設備聯網率) 雙軸設定。也就是:不只是「我們做 IoT」而是「我們做綠能 IoT」。
- 在落地方案中,強化「數據可追蹤、可監控、可驗證」的能力。這正符合歐盟趨勢:綠色轉型需要透明/可度量。
- 隨著法規與補助趨勢,為客戶提供「轉型藍圖」時納入政策風險評估:哪個市場、哪類法規、哪個補助/誘因可運用?
- 探索合作機會:歐盟不只是在區域內,也透過國際合作推動綠色+數位,比如其全球基建策略 Global Gateway。(維基百科) 雖然您在台灣,但可思考出口機會或跨區域服務。
- 建立內部能力:因為數位與綠色交叉領域新、且變化快,建議您公司內部培育「綠色數位轉型專家團隊」——結合能源、環境、數位化、AI 的複合能力。
